学生在图书室
“山区的孩子没有电脑,无法通过网络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读书是他们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校长李泽军说,学校希望能有更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新图书,这也是目前孩子们最迫切的渴望
校长李舟说,学校的学生大都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本身的阅读量很少,为此学校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孩子们也特别喜欢阅读,这也是学校到处都是图书角的原因不过,虽说学校拥有一定的图书量,校长李舟却还是有担忧“学校缺少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学生和老师捐出的图书又品质不高”
学校校长李舟告诉记者,这间由食堂“变苏州姑苏晚报地址身”而来的书吧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诚信书吧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助借阅图书,只要在登记本上做简单的记录,就可以自行借书,甚至可以把图书带回家,还书时也只要在登记本上注上“已还”即可“诚信书吧开办一年多来,从没少过一本图书,孩子们对书的爱护超出我们的想象”李舟说,如今,食堂已经成了孩子们课余最爱来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书可看从食堂出来,走进教学楼,每间教室的门口都有一个图书角,上面同样摆满课外书据介绍,这些书都由学生或老师自己捐出,供班里的孩子互相借阅,实现资源共享除了图书角外,教室外墙上还有“读书收获之星”、&l苏州市姑苏晚报dquo;好书推荐台”等不同的展示这一切让人感觉到,学校处处书香,阅读氛围十分浓厚
首席记者 朱雪芬 摄影 范群
对于此次晚报联合苏州贵州商会发起的“为贵州山区孩子建爱心图书室”活动,陈秀国表示感谢“苏州市民捐赠的图书,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山区学校的图书缺口
食堂“变身”书吧
山区学校图书室的现状如何?孩子们究竟缺多少图书?昨天,记者特意采访了铜仁市碧江区教育局常务副局长陈秀国
铜仁市碧江区第十五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位于主城区,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在碧江区来说,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走进图书室,里面仅能容纳三、四个书架,图书被按照类别摆放,有一个姑苏晚报投稿方式老师专门管理借阅随意抽取一本图书,封面已经破烂,书页发黄,其余图书看上去也都显得很陈旧几个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借阅图书,他们抽取图书时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当心就把原本就破旧的图书弄得散了架管理图书室的老师表示,图书室每天都要借出几十本图书,图书却做不到年年更新,因此破损率很高,大多数图书都已破旧不堪
“按照相关标准,每个小学生配比的图书应不少于20册,每个初中生则不少于30册,目前山区很多学校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陈秀国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统计,碧江区有几所学校的图书缺口甚至达到了上万册在一份碧江区2014年中小学校教学装备的统计表上,记者看到,上午走访的第十五小学虽然是新建学校,硬件设施相对较好,姑苏晚报怎么投稿图书的缺口却达到了11795册
虽然图书室的书籍大都破旧,又不完全都适合孩子阅读,却挡不住孩子们读书的热情记者留意到,图书室的借阅登记本上,几乎每天的借阅记录都有一页多
另外,图书室的图书并不都适合孩子阅读学校校长李泽军告诉记者,学校的图书来源比较多,有的是教育部门添置,有的是学校自行购买,有的是外界捐赠,还有的是学生带来的,因此无法保证所有图书都适合学生阅读记者看到,书架上的图书,有的内容涉及养殖类知识,有的则是高深的经济学,对于小学或中学生而言,很难读懂
现有图书破旧不堪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这个校园,问起学校的图书室,校长把记者带进了食堂正纳闷,突然看到食堂四周摆满了书架,原来这里的食堂担当着另外一项重要任姑苏晚报小荷投稿务——书吧只见,半人高的书架上摆着各种书籍,原本孩子们用餐的地方成了阅读空间,十几个孩子围着一位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读着课外书
寨桂小学的学生眼里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
从铜仁市区驱车十几分钟,来到位于农村的寨桂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总共有500多名学生相比于城区的学校,寨桂学校的校园环境明显要差很多,两幢教学楼里不但有小学部和初中部,还有两个学前班,图书室被安置在教学楼的夹角处,仅3、4平方米面积
早在“为贵州山区孩子建爱心图书室”活动发出倡议之时,就有热心市民发问,山区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我们捐赠的图书?昨天,晚报特派记者特意挑选了铜仁城区与农村的几所小学,通过实地走访,倾听孩姑苏晚报广告部子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来解答市民心中的疑问最终的答案是肯定的,孩子们渴望拥有更多、更适合的图书
人均图书量不达标
不少图书已经破烂不堪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转载请注明:http://www.kksworld.com/wbnr/269.html